市民在南京档案馆重新“看见”祖辈的历史

在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热映的推动下,南京市的居民们开始了一场追寻历史的旅程,纷纷走进南京档案馆,寻觅着祖辈的踪迹。你有没有想过,自己的家族故事可能会在这里被重新“看见”?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了解市民们在档案馆的探寻经历,或许你也能找到那些尘封的历史。

追寻历史的“寻根热”

电影上映后,很多南京市民都开始对自己的家族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南京市的档案馆在这波热潮中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流。其中,很多人通过“我的南京”APP进行查档,提交申请,想要揭开祖辈的神秘面纱。难道我们的过去真的是一幅幅等待被发现的画卷吗?

与此同时,南京市档案馆向公众开放了大量的民国时期户籍档案,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查询。你知道吗?在2006年,这些珍贵的档案还曾在浦口区的一个仓库中尘封,如今却成了市民们探索家族历史的重要宝藏。

每个档案背后的故事

许多市民的查档经历都让人感动。张梦霞在经过多次尝试后,终于找到了太爷爷张宏胜的户籍资料,得知他在抗战时舍家报国的感人故事。这样的发现,让张梦霞深感自豪,仿佛和祖辈的血脉又重新连接了。

另一位市民濮图图通过APP查到了太爷爷经营的“熟鸭店”信息,这里不仅有家族的历史,还有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故事。想象一下,这些曾经活跃在身边的人,如今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,是不是很令人震撼呢?

心灵的慰藉与连接

对于一些市民来说,查档不仅是为了了解家族历史,更是一次心灵的疗愈之旅。佟文静在申请查询时,竟然看到爷爷年轻时的照片和生活细节,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。这样的感觉,谁不想拥有呢?

再如南南,查询到了曾外祖父的民国户籍卡,里面记录了许多珍贵的信息,包括1937年出生的外公和参加红军长征的姐姐。这些档案不止是纸上的数据,更是家族历史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。

激动与泪水的瞬间

在这个经过中,有些市民甚至由于看到祖辈的清晰照片而感动落泪。杨思娴正是其中一位,当她查到爷爷和太爷爷的档案时,满满的感动涌上心头。历史在此刻仿佛变得鲜活,一切仿佛都在述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。

市民在南京档案馆重新“看见”祖辈的故事,让我们觉悟到,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,它还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家族故事里,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掘。也许,下一个重新“看见”的人就是你!如果你也想找到属于自己家族的故事,不妨亲自来南京档案馆走一遭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