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怎么制取氨气工业如何制取氨气工业制取氨水

工业制取氨气主要采用哈伯法(Haber-Bosch法),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,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影响下直接合成氨。下面内容是工业制氨的核心流程与技术要点:


一、主要原料与工艺路线

工业制氨的原料包括天然气、煤/焦炭、重质油等,不同原料的工艺流程略有差异,但均包含下面内容核心步骤:

  • 原料气制备

    • 天然气:通过蒸汽转化法,将天然气(CH?)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?,再经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生成H?和CO?。
    • 煤/焦炭:采用气化技术(如固定床、气流床气化),在高温下与氧气、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?的粗煤气。
    • 重质油:通过部分氧化法裂解生成合成气(CO+H?),需配套空气分离装置制取氧气。
  • 原料气净化

    • 脱硫:去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(如H?S),防止催化剂中毒。常用湿法(低温甲醇洗、聚乙二醇*)或干法(氧化锌吸附)脱硫。
    • 一氧化碳变换:将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?和H?,进步氢气浓度(反应式:CO + H?O → CO? + H?)。
    • 脱碳:通过化学吸收(热钾碱法、氨水碳化法)或物理吸附(低温甲醇洗)去除CO?。
    • 甲烷化:将残留的微量CO和CO?转化为CH?,避免后续合成催化剂中毒(反应式:CO + 3H? → CH? + H?O)。
  • 氨合成

    • 净化后的氮氢混合气(N?:H?=1:3)经压缩机增压至15-25 MPa,在400-500℃条件下通过铁基催化剂(Fe?O?-Al?O?-K?O)反应生成NH?(反应式:N? + 3H? ? 2NH?)。
    • 由于反应转化率仅约15-25%,需通过循环体系回收未反应的N?和H?,并利用废热锅炉回收反应热以生成高压蒸汽。

二、关键技术与设备

  • 催化剂优化
    铁基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(从335 kJ/mol降至约13 kJ/mol)大幅提升反应速率。现代催化剂还通过添加氧化铝(结构稳定剂)和*(电子助剂)增强活性。

  • 先进合成工艺

    • 布朗三塔三废锅工艺:通过三级串联反应塔和废热回收体系,将氨浓度提升至21%,减少循环气量并降低能耗。
    • 伍德两塔三床工艺:优化温度分布,使反应更接近理想温度曲线,副产高压蒸汽量增加。
    • 托普索径向流动反应器:采用小颗粒催化剂降低压降(仅0.3 MPa),提升单程转化率。
  • 节能降耗措施

    • 利用热交换器回收反应余热预热原料气。
    • 采用液氮洗法或深冷净化法去除惰性气体(如CH?、Ar),减少循环气量。

三、不同原料的工艺特点

原料类型 优势 劣势
天然气 流程简单、能耗低(约28 GJ/t NH?) 依赖天然气资源,成本波动大
煤/焦炭 原料廉价,适合煤炭资源丰富地区 流程复杂、污染高(需处理焦油、酚类废水)
重质油 适应重油资源,副产碳黑可回收利用 需配套空分装置,投资成本高

四、应用与储运

  • 应用:约80%的氨用于生产氮肥(如尿素、*),其余用于制造硝酸、塑料(如聚氨酯)、制冷剂等。
  • 储运:液氨通过全冷冻储罐(-33℃)或半冷冻槽车运输,需严格密封防止泄漏。

工业制氨以哈伯法为核心,通过原料气制备、净化、合成三大步骤实现高效生产。技术核心在于催化剂优化、热能回收与循环体系设计。未来进步路线包括绿氢替代化石氢(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)和低温低压催化剂研发,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