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进口汽车时都交什么税?税率几许?
我们以一辆报关价为100万元人民币排量为4.0升的越野车为例吧。
1.关税=100万元25%=25万元。但从今年7月1日起,将税率分别为25%、20%的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%。
汽车消费税是按照汽车排量设置了不同税率,从1%―40%不等。4.0排量的汽车征收25%的税率。
2.消费税=(100万元+25万元)/(1-25%)×
25%=41.67万元。
汽车制造业的增值税是按照最高一档的税率征收的,即16%
3.增值税=(100万元+25万元+41.67万元)×
16%=26.67万元。
以上三种税收合计约为93.34万元,相当于报关价的93.34%。
也就是说,一辆到岸100万元排量4.0的汽车,到中国市场交纳税收之后,这辆车的成本达到了193.34万元。
假如销售商的毛利润是20%,那么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就是232万元。消费者还需要缴纳10%的汽车购置税(232万元/1.170.1),约为19.83万元。这是消费者手中的汽车的价格+税费就达到了251.83万元。这时相对于100万元的到岸价,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上涨了151%之多。
1.报关价(到岸价);
2.关税:排量在3升下面内容(不含3升)税率为34.2%,3升以上为37.6%;应纳关税:报关价关税税率;
3.消费税:排量在1.0升下面内容的为3%,1.0―2.2升以上的为8%;应纳消费税:(报关价+关税)/(1-消费税率)消费税率;
4.增值税:税率为17%;应纳增值税:(报关价+关税+消费税)17%;
5.通关费用;
6.商检费用;
7.运输费用;
8.银行费用;
9.选装件价格;
10.经销商费用:其他费用(如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造成的费用)
如一辆报关价为10万元人民币的进口车,起关税(以34.2%计)为3.42万元,消费税(以5%计)为0.71万元;增值税为2.4万元;完税价格为16.53万元;市场价格约为20万元左右。
进口车进口到国内需要缴纳关税25%、增值税17%,消费税1%-40%,消费税是根据排量计算的,1-1.5L的1%,4L及以上是40%。但进口到国内4S店卖的车价如果都包含这些了,无论兄弟们购车只需要再交购置税就行了,进口车是发票价格(含增值税后价格)/(1+17%)。
进口汽车要交的税有:关税、增值税、消费税。
税率=基本关税(25%)+消费税(10%-40%)+增值(17%)+其它(主要看排量),总计大约120%左右。关税主要看进口车排量,排量不一样、品牌不同,关税也不同。
车辆的排量加消费税:
排气量在1.0升下面内容(含1.0升)的
1%
排气量在1.0升以上至1.5升(含1.5升)的
3%
排气量在1.5升以上至2.0升(含2.0升)的
5%
排气量在2.0升以上至2.5升(含2.5升)的
9%
排气量在2.5升以上至3.0升(含3.0升)的
12%
排气量在3.0升以上至4.0升(含4.0升)的
25%
排气量在4.0升以上的
40%
扩展资料:
以的敞篷cooper版车型举例,2008年的成本价格。敞篷cooper的到岸价格约为24,550美金,排气量1.6L。今年: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约为6.8,关税25%,消费税5%,增值税17%。
按照这一计算公式:到岸价24550×6.8=167790万元(人民币)
进口车成本=167790×(1+25%+5%)×(1+17%)/(1-5%)=268440元(人民币)
268440-167790=100850(人民币),这个差价还不包括,报商检的费用,和集港仓储费用,许可证费用,经销商利润费用,即使这几项费用都没有,买车时还要加上268440元/(1+17%)×10%=22934,这叫购置附加税。全下来就是20万以上的差价,是国外车价两倍以上的价格。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―进口关税
二、进口汽车的关税是几许?
完税价格的25%
三、进口车报价中含关税吗?
关税从25%到15%,能为单车降价找到几许空间
受到进口车专家提醒,更新一下:
MSRP角度,我估算在6-7%左右。
跟某款进口车原本的定价策略、预留的利润率有关系。
不一定税费下调几许空间,车价就真的变化几许
这里有多个变量要考虑
1 厂家和经销商可能会吸纳一部分税费节省,作为利润
这是一定会出现的,库存和销售节奏往往是相对稳定的,价格激烈的突变会导致市场波动严重
2 车价下调,会引发连锁反应
比如说,终端价格真的下调6%,结局销量增长了30%。
销量一涨,很多分摊的成本就下去了。
总后一算总账,单车利润率提升了不少,还可以再下调2%。
因此,不排除有一些车企一部到位,一开始就下调8%,改善自己的市场份额。
特斯拉手速最快,已经调价了。不愧是杰出公司!
3 每个车企自身的情况
往实在了说,每家车企的情况不一样,每个车型的情况不一样,他们会做不同的选择。
比如,假如我是保时捷,我的供货能力很稳定,不愁卖。我降价那么多干嘛?最终库存卖光了,经销商肯定是加价卖车,让我让的利变成了它的暴利。
再比如,沃尔沃XC40,这款车进口卖竞争力本来预计是比较有限的,由于BBA的同级别产品都国产了,定价比较低,再加上领克01几许也有一定的冲击。。。因此这次关税下调后,我看好沃尔沃会让XC40的定价尽量更合理一些,来支撑它的市场表现。
零部件关税下降,有利于合资企业
合资企业有相当价格比例的零部件,是采购国际供应链的。
调低了这部分关税,能让合资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好,也会间接影响合资车企的车价。
但不会像进口车那样立竿见影,效果明显。
谁是最大受益者
进口车消费者就不说了。肯定受益。
车企里:特斯拉,雷克萨斯,保时捷,林肯;还有BBA和路虎。
前面四个完全靠进口车在卖,肯定是直接受益者;
后面四个有大量高质量车进口在售,而且销量还不错,因此也会受益不少。
我相信,雷克萨斯应该已经在同广汽商量国产化,保时捷也差不多会和好上汽商量是不是来一发。
但这样一来,还会搞国产吗?
至少会重新的谨慎考虑。
顺带提一嘴,小众车款爱慕者也会受益。
在进口车关税高的情况下,像福特野马、Mini Cooper、马自达MX-5这样的特点车,是很受打压的。
他们本来并不贵,但由于进口税高和潜在需求小,导致了很高。
以后预计大家会在国内看到更多类似MX-5这样的小众车。
谁会受到负面冲击
开门见山说,短期来看,应该是合资企业压力承受最大。
由于他们的产品线定价和进口车短兵相接。
比如说,进口的Lexus ES降价的话,国产宝马3和别克君越,可能都会受到冲击。
但长期来看,本土汽车产业链会承受压力。对全中国的汽车从业者,是完全的利空。
既然关税低了,那老外们尽量出口汽车给我们。不需要把整个产业链搬到你这里——人家也想要GDP和就业呢。
或者放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印度去。
汽车供应环节的门户打开了,相信民族可能有进一步布局
供应环节一直被严控,但随着最近的一些动作,在国际压力下,肯定是要打开门户了。
包括合资企业股比逐步开放,进口车关税下调等等,都是明显的措施。
那么下一步会在哪里找到一些防御阵地呢?
可能是在需求端。
我估计在汽车新零售、4S经销商等方面,民族会有所动作。
目前这些领域主要是内资,但行业集中度很低,力量薄弱。
后续应该会培育出更多有实力的本土大玩家,保证我们对汽车这个关键行业的控制能力。
(实际上,已经有一些动作信号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