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文明城市划重点:嘉峪关市的成功经验与启示
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
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?这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,更是提升城市质量、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举措。嘉峪关市从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,到2020年成功蝉联,再到2021年测评中位列前茅,这一系列成绩充分证明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积极变化。创建文明城市往简单了说,就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、城市环境更宜居、社会风尚更文明的经过。
嘉峪关市的操作告诉我们,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场运动,而是持续不断的自我成长。通过”文明无止境,创建不止步”的坚持,这座城市实现了从”硬件”到”软件”的全面提升,让每位市民都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
核心价格观引领文明风尚
在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中,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的培育是核心职业。嘉峪关市将24字核心价格观巧妙融入城市景观,打造”好人公园””诚信一条街”等特色场所,让文明理念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,比生硬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。通过评选”雄关好人””美德少年”等活动,嘉峪关市树立了204名身边好人,其中18人登上”中国好人”榜。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,激发了全城见贤思齐的良好气氛。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的经验其中一个就是: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文明操作惠及每位市民
群众在哪里,文明操作就延伸到哪里——这是嘉峪关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生动操作。全市55个文明操作中心(所、站)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,参与人次超6万。从”孝老饭庄”到”红色博物馆”,这些接地气的项目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。
志愿服务更是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。”互联网+志愿服务”的创新模式,让5036个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需求。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,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。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的经验告诉我们:当文明成为习性,城市就会变得更美好。
全民参与共建共享
创建文明城市为了谁?嘉峪关市给出了明确答案:为了老百姓。通过”文明雄关·有你真好”金点子征集活动,市民提出的69条建议被采纳实施。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,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。
城市管理的细节也处处体现文明。从”文明餐桌”公筷公勺全覆盖,到24个路口常态化交通劝导,再到”不文明行为曝光台”的监督影响,嘉峪关市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。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的经验证明:市民是城市最好的”美容师”和”守护者”。
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
嘉峪关市的成功操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提供了宝贵经验:文明创建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从核心价格观培育到文明操作创新,从全民参与到精细管理,每一步都扎实有力。
今天的嘉峪关,文明之花处处绽放,市民快乐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。这座城市告诉我们:创建文明城市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,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。这份创建文明城市拓展资料的经验,值得每座追求文明进步的城市借鉴和进修。